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位置: 部门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深化认识 规范管理 创新思路 完善服务 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

作者:办公室   时间:2016-04-13   点击数:

深化认识 规范管理 创新思路 完善服务

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水平

——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汇报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邹国富

2016年4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就业工作是高校的“民生工程”,在学校的建设、发展、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省教育厅指导下,秉承“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就业创业工作文件精神,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两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以上,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就业满意率95%以上,年年评为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我就学院近两年来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简要汇报,敬请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完善机制,全员抓就业,提升就业工作地位

(一)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到位

学院创新并不断完善院系两级就业创业工作管理机制。学院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系部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由系总支书记任组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就业创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及落实措施,形成了“学院主管、部门协调、系部主抓、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日常工作机制。学院将就业创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提高就业质量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终极目标。近两年学院召开了6次党委会、7次院务会专题研究就业创业工作,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就业创业工作精神,明确学院就业创业工作总体思路,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健全规章制度,确保责任到位

学院制订了《学院领导联系系部制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管理办法》、《班主任(辅导员)就业创业责任制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及数据统计制度》、《毕业生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编辑了《毕业生就业指南》,发放到每一位毕业生手中。学院每年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确保人员到位

学院将就业创业专职人员培训纳入学院管理人员培训计划,每年给予就业创业培训经费10万元,近两年选派18人次前往长沙、青岛、深圳、厦门、西安等地参加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创业教育等培训,专职就业人员参训率达100%。学院现有专职就业人员14人(院级5人,系部9人),其中高级就业指导师3人,中级职称以上或就业指导师11人。2015年毕业生2088人,2016年毕业生2560人,毕业生与就业创业专职人员比例为213:1。现有就业创业专任教师10人,均具有本科学历以上和中级以上就业创业指导师资格。

(四)满足工作需求,确保经费到位

学院建设了7间咨询指导室、1间就业创业档案室、8间招聘洽淡面试室、3间视频面试室、2间小型招聘厅、4间大型招聘会场等,配备了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远程视频系统等先进的办公设备,并建有功能较为完备的就业信息网站和就业信息查询系统。2014-2015学年度学院就业创业经费35万元,占学费收入1.36%。2015-2016学年度就业创业经费日常预算72.28万元,占学费收入2.24%。另预留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就业创业专项支出。学院就业创业经费做到了专款专用。2015年学院争取市人社局给予校园招聘会一次补助金11.2万元、求职创业补贴7.2万元。

二、落实措施,全程抓就业,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一)狠抓教学质量,强化质量意识

学院持之以恒抓质量。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多元评价体系。每天由2名院领导带队,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院督查组,深入课堂听课,面对面评课,巡查校园,体验学生伙食质量,与学生深度交流,发现问题限期整改、跟踪改进;对核心课程和核心技能的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教考分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每学期召开一次全院教育教学工作讲评会。每月召开一次教育教学工作例会,进行一次工作量化考核红旗评比。我院长期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特别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要求每一名学生至少要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发展个性与特长。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技能抽查的9个专业取得了7个优秀、2个合格的好成绩。2015年省教育厅组织的毕业设计抽查,我院合格率达100%,与其他6个职院并列第一。近二年,我院学生参加国家、省级专业技能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二等奖29个,省级一等奖、二等奖111个。其中,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会计技能竞赛连续两年获团体二等奖,参加省会计技能竞赛连续五年获团体一等奖。

(二)全程就业指导,强化择业意识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指导教学工作,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32学时以上。并编写就业校本教材2部。制定并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多形式组织制订课程标准、集体备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通过邀请人力资源专家、成功校友来校举办就业创业形势政策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大学生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模拟求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近两年举办院级讲座8场、系级讲座3场,开展求职面试技巧培训4场,各种大赛2场,指导学生如何准备面试材料,如何应对企业面试、如何选择企业、选择自主创业。学院鼓励毕业生应征入伍,近两年有39名学生应征入伍。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中西部就业,近两年基层就业学生比例达到12%。

(三)搭建服务平台,强化信息传输

学院依托两大职教集团、校友会等多渠道、多形式为收集、提供就业信息,建立了800余家用人单位信息资源库。每年编制《毕业生推介简章》,详细介绍我院毕业生情况,并向用人单位推介。2014年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2015年提供就业岗位7500余个,达2015届毕业生2. 93倍。建立了功能完善、信息量大、适时更新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和毕业生信息系统,完善了毕业生实名查询就业状况功能,将就业政策、信息、需求信息、生源信息、用人单位信息及时在信息平台上公布。建立了学院层面、班级层面就业创业QQ群、微信群,2015年学院共建QQ群60个,微信群60个。建立了院系两级就业专题网站,将毕业生求职就业信息在校园网上公布,以便用人单位及时搜索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待业情况。

(四)开拓就业市场,强化调研回访

学院遵循“立足本地、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原则,积极开拓本地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本地就业渠道,建立了相对稳定就业基地100余个,校企合作企业14个,年安置学生800余名。依托校友会、人才信息网等平台,多形式加强就业无形市场建设,年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依托衡阳加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财贸金融)职教集团,学院与衡阳市一区两园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人才供需合作关系。设立深圳就业办事处,近两年与珠三角1455个单位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积极组织校园招聘活动,2014年组织校园招聘会1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2015年组织专场招聘会8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达5000余个。组织学生参加省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招聘会2场,参加衡阳市及各区人社局组织的各类形式的招聘会10余场。学院确定每年6月和12月为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月,由党委书记、院长带队,组织各系部、就业指导教师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毕业生跟踪回访、用人单位调研活动,并形成书面的调查报告,用以指导学院的专业调整、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就业等工作。

(五)关爱特殊群体,强化就业帮扶

学院制定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制度》、《学院领导对口帮扶就业制度》、《困难毕业生求职创业帮扶办法》等就业帮扶制度,实施院领导包系、相关职能处室包班、党员干部包人帮扶机制,建立了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工作台账,对贫困学生求职创业提供经费支持,按每年毕业生人数的5%给予每人500元的补助,对创业的学生给予不少于10000元/人的补贴。近两年有251名学生得到就业帮扶,为126名学生申领国家就业扶助基金100800元。院系安排专人负责,年设立托底就业专项经费20万元,对就业困难的少部分毕业生实行托底就业。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学院从2015年起对来自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贫寒学子组建“四免阳光班”(免学费、免住宿费、免书籍费、免生活费),每人每年发放助学金1万元。2015年组建的阳光班共计34人,已与特变电工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

三、创造条件,全力抓创业,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一)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意识

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将“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32学时以上,并使用专门教材组织教学。制定并完善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按教学自然班级组织教学(每班人数不超过60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多形式组织制订课程标准、集体备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通过网站、广播、橱窗、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创新创业政策宣传,2015年组织三期创新创业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002人。

(二)丰富创业活动,提升创业能力

学院多形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学院技能节常规赛项,并组队参加湖南省“黄炎培”、“互联网+” 创业创新大赛,获2015年湖南省“黄炎培”创业大赛三等奖、湖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每年10万元,对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奖励。邀请了衡南县财政局党组书记陈善伟和大成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钧等6名专家来校开展毕业生创新创业讲座。

(三)打造孵化基地,扩大创业成果

学院响应党中央“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办法》等系列制度,免费提供场地,建立了电脑电信服务部,狮山书社、五棵树打印店、休闲食品屋、汽车美容公司等5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并安排专人指导。学院经过控规扩区,面积增加了800多亩,打算规划200亩作为实训、创新创业基地,其中创新创业与名师工作室基地将与开发区投资公司、白沙工业园投资公司共同创建,占地20亩,总投资6500万元。目前,已完成协议的草签工作,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今年3月,常务副市长段志刚来学院现场办公,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写进了政府会议纪要。

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全院师生员工、尤其是全体就业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工作,距离毕业生就业创业新形势的要求还存在有一些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改革创新,为实现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2022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狮山路20号   招生热线:0734-8378042  邮编:421002